- 孩子斜视有哪些症状,应该怎么办?
- 时间:2019-09-24 作者:京德小编 点击: 次
-
斜视,顾名思义,眼球的位置不正。由于炎性假瘤的炎症导致上直肌内侧肥厚并与上斜肌粘连,形成右眼上转过度、下转受限。
正常人看东西双眼视线保持相对平行集中在同一目标上。而斜视患者则双眼视线不一致,一眼视物,另眼脱离注视目标,处于歪斜的状态。
眼球偏斜后不仅影响本人的外观形象,重要的是会对视觉功能产生损坏,还会导致患者的心理的障碍。对学习、择业、择偶及某些特殊的劳动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。视觉功能遭破坏后,如果能及时的治疗与矫正依然可以恢复正常双眼视,恢复精细的立体视功能。
斜视的症状
斜视发生后患者可表现复视、重影,怕光、流泪和喜欢闭上一只眼看东西,且容易眼红、视疲劳等不同症状,有时看东西很近,而有的患者通常表现歪头视物,尤其在看电视时更为明显。斜视度有的人相对稳定,有的人则斜度忽大忽小,可以控制正位,呈间歇性斜视状态。
非正位时,单眼视物清楚。
控制正位时,双眼看东西反而很累,一部分斜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,只是在外观显现出眼球不正的感觉。
斜视是如何造成的?
造成斜视的原因有多种多样,有先天性因素,也有后天性因素。
先天因素:
常见于脑部中枢的发育异常、神经传导功能的发育异常、眼部肌肉和筋膜发育异常,甚至于有的患者出现先天性眼外肌缺失。
遗传的因素也是常见的原因,约1/4儿童斜视有遗传因素所致。另外婴幼儿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如难产、宫内窒息、产钳助产等因素可对眼部产生损害等。这些先天早期的不良因素,使得支配眼球的神经肌肉发生异常,进行导致眼球不能正常转动而形成斜视。
后天性因素:
对成人而言,多因全身病的情况所引发,如神经系统的疾病、循环系统的疾病、内分泌异常、五官科疾病、脑外伤、眼外伤、眼眶占位性病变等。另外一些中毒等原因、病毒感染、神经炎、肌炎等都是常见病因,成人斜视发病比较突然,常表现明显的复视不适症状。
对儿童而言,多因调节因素(如远视眼)、先天性肌肉筋膜发育不良等,视觉知觉功能的低下等原因多见(如眼部病变),这些原因很容易导致患儿眼位分离造成斜视。
发现斜视后怎么办?
非手术治疗:
治疗斜视,首先是针对弱视,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,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。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:戴眼镜、戴眼罩遮盖、正位视训练。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。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(减弱)或缩短(增强)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。轻度斜视可戴棱镜矫治。正位视训练可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。
手术治疗:
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,治疗效果越好。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、改善外观,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。手术时机以6~7岁前比较好。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。